“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”(以下简称“示范区”)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创建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区域试点,旨在通过政府主导、部门协作、动员社会、全民参与的模式,探索可推广的慢性病防控策略,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和疾病负担。深圳市南山区自2012年创建示范区以来,聚焦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癌症、慢阻肺等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等重要内容,致力于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健康服务、更低的医疗负担、更健康的生活环境,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。
截至目前,南山区累计打造健康社区、健康单位、健康学校等240处支持性环境,形成“步行15分钟健康服务圈”,将慢性病防控专业命题转化为居民日常可及的健康便利。
66个健康社区——基层服务网实现“全域覆盖”
清晨的健身路径上,老人使用智能器械锻炼,孩童在一旁嬉戏;午后的社区工作站里,居民参与健康科普讲座活动……充满活力的健康生活场景,在南山66个健康社区同步上演。
作为健康服务的“毛细血管”,南山各社区标配三大服务体系:遍布楼栋的“健康加油站”配备血压仪、体脂秤等设备,为慢性病筛查建立前沿阵地;健康宣传栏每季度标准化更新内容、全年超12场的趣味健康科普活动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“健康指南”;健身路径串联户外健身区,满足不同年龄段运动需求。从自我监测到知识普及到实地实践,正在让健康管理从概念变为居民可感知的生活日常。
240处健康场景——健康生活网实现“全民共享”
在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园丁学校的健康科普馆内,学生们通过多种互动游戏体验“三减三健”健康生活方式,这是深圳首个校园全域联动健康科普馆,也是南山区25家健康学校构建的“家校医”联动体系缩影。数据显示,南山区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从2019年的49.78%提升至2024年的72.49%,背后是超95%的体检覆盖率与常态化健康干预。
写字楼里的工间操音乐准时响起,全区25家健康单位通过办公环境优化、健康讲座等举措,为职业人群构筑职场健康防线。
城市空间中,777条健身路径如脉络延伸,连接健康主题公园、智能健身设等设施,形成100%覆盖的“15分钟健康圈”。居民通过“南山文体通”平台可领取惠民健身券,一键预约运动场地,实现从校园到职场、由工作到生活的健康服务生活圈。
开创融合——健康南山正在茁壮成长
“在家门口就能测血压,比去医院排队方便多了。”社区居民李姐感叹道。全区自助式健康监测点全覆盖的实现,是南山持续丰富多元化健康场景的具体折射。
推动健康南山可持续发展,让健康融入生活,成为“百姓日用而不知”的自觉:一个个室外智能健身房、智慧跑道嵌入社区公园,居民下楼即可开启运动模式;图书室里,邻里在围读会、卡座自习中,即可汲取养生知识;社区食堂阵阵饭香,营养健康餐解决做饭难题;“互联网+”上门护理、家庭病床以社区服务释放家庭照护压力。开创性地推动“自我管理+生活照护+社交休闲”复合服务模式,不仅为居民节省了时间成本,更让健康红利真正普惠民生。
从66个健康社区扎根基层,到240处支持性环境全域开花,南山探索的“社区枢纽-全域辐射”模式,正推动健康服务从专业防控向居民自主管理转型,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供可复制的基层样本。
采写:南都记者谢萌 通讯员 冯慧婷天津配资公司
同创内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